• 网站首页   |   收藏本站   |   设为首页
  • 站内搜索:
  • 护理园地

    耳鸣和耳聋:大部分耳聋由耳鸣发展而来;中医辨证五种证型

    时间:2021-12-11

    耳鸣,即耳中有鸣响。中医文献中描述:耳鸣者,耳中有声或若蝉鸣,或若钟鸣,或若风声,或若汽笛,或若流水声,或若簸米声,或睡着如打战鼓,如风入耳。耳鸣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候之一,但它也可单独成为一种疾病,妨碍听力。


    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,轻者听而不真,称为“重听”,重者听力丧失,不闻外声称为耳聋。中医文献记载:“耳不听五声之和,为聋。"耳聋是耳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。像耳鸣样,它也可作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,也有单独发病者。耳聋中医学按病因不同又有劳聋、风聋、虚聋、火聋、暴聋、卒聋、久聋、气聋、湿聋、阴聋、阳聋等多种名称。


    耳鸣、耳聋都是听力异常的症状,都有虚实之分。耳鸣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,而耳聋除气闭暴聋无耳鸣者外,大都由耳鸣发展而来,即耳聋大都必先有耳鸣。故将两者合在一起讲。


    耳鸣和耳聋:大部分耳聋由耳鸣发展而来;中医辨证五种证型

    一、病因病机

    1.风热之邪侵袭

    风热外袭,或风寒化热,侵及耳窍,清空之窍受损,失去“清能感应,空可纳音”的功能,终至或鸣或聋。


    2.肝火上扰清窍

    肝为将军之官,主升发疏泄喜条达,若暴怒则伤肝,肝气郁结而上逆,阻塞清窍;或情志抑郁,肝失疏泄条达,郁而化火,肝胆之火上扰清窍,均能导致耳鸣、耳聋。


    耳鸣和耳聋:大部分耳聋由耳鸣发展而来;中医辨证五种证型

    3.痰火壅结耳窍

    若过食醇酒厚味,伤及脾胃,聚湿成痰,痰郁化火,痰火上壅,阻塞气道,而致耳鸣耳聋。


    4.肾精亏损

    肾精而主骨生髓,上通于脑,开窍于耳。肾气充沛,髓海得濡则听力敏锐,若其素体不足,或病后精气失充,恣情纵欲等,均能导致肾精伤耗,髓海空虚,故发生耳鸣耳聋。又因肾水与心火相互制约,肾水不足,可致心火亢盛,而成本病。


    耳鸣和耳聋:大部分耳聋由耳鸣发展而来;中医辨证五种证型

    5.脾胃虚弱失运

    饮食劳倦或过食寒凉,久则伤及脾胃,使脾胃虚弱、脾气不健、气血生化之源不足,经脉空虚,不能上奉于耳;或脾阳不振,清气不升,必导致此病。


    除上述病因外,巨响、暴震、飞行、潜水、某些药物等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、耳聋。


    耳鸣和耳聋:大部分耳聋由耳鸣发展而来;中医辨证五种证型

    二、中医辨证施治

    1.风热侵袭

    风热之邪,虽然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,但因七窍内通,相互影响、故也表现于耳窍,病人表现为起病较急,自感耳中憋气作胀,有阻塞感,耳鸣,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;病人多伴有头痛、恶寒、发热、口干等全身症状,脉多洪大,舌苔薄白或薄黄。治则宜疏风清热散邪,可采用银翘散或蔓荆子散内服治疗。外用鲜菖蒲捣汁滴耳。并可用针刺法治疗,取穴上星、合谷、迎香,每天1次。


    2.肝火上扰

    暴怒伤肝,肝胆之气随经上逆,犯于清窍,病人表现为耳鸣如闻潮声,或如风雷声,耳聋时轻时重,每当郁怒之后,其耳鸣耳聋加重,并伴有耳胀耳痛感,或伴有头痛、眩晕目红面赤,口苦咽干,甚者夜寐不安,烦躁不宁,或有胁痛,大便可秘结,小便黄,舌质红苔黄,脉弦数有力。治则宜清肝泄热,开郁通窍,可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


    3.痰火郁结

    因痰火上壅,伤及清窍,气道不通,或痰火上冒于头或痰火郁结,气机不利,或痰湿阻脾胃等,故病人表现为两耳蝉鸣不息,有时闭塞憋气,听音不清,头重头昏,胸闷脘满,咳嗽痰多,口苦无味,大小便不畅,舌质红苔黄腻,脉弦滑。治则宜清火化痰,和胃降浊,可应用二陈汤加味治疗或用清气化痰丸治疗。


    4.肾精亏损

    因肾精亏损,不能上充于清窍,而致病人表现为两耳内常闻蝉鸣之声,昼夜不息,夜间较重,虚烦失眠,听力逐渐下降,可伴有头晕目暗,腰膝酸软,男子遗精,在女子则白淫,食欲不振,舌红而苔少,脉细弱。治则宜补肾益精,滋阴潜阳,可应用耳聋左慈丸加减治疗;根据病人的表现并要随证选用方剂。


    5.脾胃虚弱

    因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若脾胃虚弱则清气不能上升,耳部经脉空虚,故病人表现为耳鸣耳聋,劳而更甚,或在蹲下站起来时耳鸣较重,耳内有空虚或发凉之感觉。又因脾失健运,病人有倦怠乏力,纳少,食后腹胀,大便时溏,面色萎黄,舌唇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治则宜健脾益气升阳,可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。或益气聪明汤加石菖蒲治疗。


    耳鸣和耳聋:大部分耳聋由耳鸣发展而来;中医辨证五种证型

    各种类型的耳鸣耳聋均可采用针灸、耳针或耳穴贴压法:①针灸取穴:听官、天窗、太溪、听会、翳风、腕骨、足三里等。②耳针或耳穴點压取穴:内耳、肝、肾、内分泌、皮质下、神门等穴。但要坚持较长时间治疗,方可奏效。


    耳鸣和耳聋:大部分耳聋由耳鸣发展而来;中医辨证五种证型

    耳鸣耳聋的预防

    目前对本病虽无特殊的预防方法,但就中医传统观点,从饮食、情志、起居房事等方面加以注意是十分重要的。


    1.注意精神调理,使心情舒畅,对预防肝气郁结而致本病有一定作用。


    2.减少肥甘饮食,以防积滞成痰,对预防痰火壅结耳窍致耳鸣耳聋有帮助。


    3.注意养息,减少房劳,对减轻肾精亏损者的耳鸣耳聋有益。


    4.少食寒凉食物,对预防脾胃虚弱而致的耳鸣耳聋有益。


    5.有耳鸣耳聋的病人,须忌浓茶、咖啡、酒等刺激性饮料。


    6.早期仅有耳鸣的病人,除注意以上几点外,建议较长期的坚持服用中草药治疗,可防止耳鸣加重或消除耳鸣。